你的孩子天天花不少时间在手机上吗?每当收到他的话费账单时,是不是金额多到会令你生气?若手机忘了带或用不顺利,孩子会心烦意乱,做事看上去无精打采吗?没事总爱检查有无遗漏的来电或短信?
若上述情况常常出现,可能你得小心孩子有“手机成瘾”的问题了。
据估计,国内城市居民几乎已经是“人手一机”,有些人甚至还身怀多机,手机成了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科技商品。然而,手机多元功能与便利的特质,却让有的人因过度依靠而成瘾,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病态。
国内外的调查显示,因为团体的影响,加上冲动控制、时间管理能力较差等原因,青少年好像是手机成瘾的高危险群。中国的研究发现,有近1/3的初中生对于手机有强迫性用的表现,2/3会因手机关机而持续担忧漏接讯息。欧洲某国不久前甚至有孩子因天天用手机达6小时而住院同意治疗。
手机成瘾和其他成瘾疾病类似,固着、失当的行为会紧急伤害个人社会职业功能的运作。有鉴于此,兹提供父母以下手机用原则,以便教会孩子打造好的用机习惯,学习自我负责,防止沉湎当中反被手机所绑架:
1.除非是紧急事件或信息有时效性,需要立即联络当事人,不然还是当面告知就好,如此不只感觉较有诚意,且解释说明起来会更详细、了解。
2.用手机打电话时,尽量简单扼要,长话短说,告知他们重点即可,不要将它当成聊天的工具。毕竟除去要考虑成本外,电磁波对脑部的威胁也不容忽略。
3.和别人谈话或从事特定活动时,手机记得要先关掉或放置他处,以免因注意来电而分神或来电干扰导致失礼。
4.每晚固定时间关机,除让手机休息外,自己也才能真的获得安静与放松。另外,关机后放置的地址离自己越远越好,以免便捷获得又去察看。
5.按期查询借助手机曾从事的活动内容与所浪费时间间,反省当时这样做有无意义或必要性。月底账单寄来时,若金额明显增加很多,也要去知道缘由为什么。
6.用手机来打电玩、听音乐、上网等要适可而止,偶尔或短暂用倒无所谓,但长期专注于上头,恐对视力、听力功能导致损伤。
手机成瘾虽非正式的医疗诊断,但该现象在全球有渐渐攀升的趋势,部分国家甚至立法管制儿童或青少年在校用手机,成瘾的紧急性这样来看一斑。
有关专家建议,父母最好待孩子16岁后再给予其所属的手机,且功能越单纯越好。另外,平时也要能以身作则,随时给予教育与辅导,这样对于“手机成瘾症”的发生,才能发挥防微杜渐的成效。